1、什么是医用敷料
医用敷料,是指用以覆盖疮、伤口或其他损害的医用材料。皮肤受到创伤、烧伤、脓肿溃烂等原因引起的伤害后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的问题,如细菌感染、水分和蛋白质过度流失、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失调等,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皮肤损伤后,通常需要采用皮肤的替代品医用敷料来保护伤口,防止创面感染和严重脱水,提供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湿润环境,促进创面愈合。
2、 医用敷料的分类
英国皇家护理学2005年压疮指南将敷料分为五大类:接触性敷料、主动性敷料、被动敷料、互动性敷料、抗菌性敷料。
接触性敷料主要包括天然纱布及合成纤维类敷料。
主动性敷料主要包括:(1)、含活性成分的敷料,如含生长因子、胶原和透明质酸的敷料;(2)、皮肤移植,如人类或动物的皮肤;(3)组织工程产品,如角质形成细胞膜片、真皮替代物。
被动性敷料,这类敷料可创造一个有利于愈合的局部环境,但不会改变局部生理状态或产生相互作用。这种敷料通常用于控制渗出,防止污染或控制气味。此类敷料包括薄膜、海绵和水凝胶。
互动性敷料,此类敷料通过与伤口渗出物接触而改变伤口的生理状态,通常是在伤口表面形成一个凝胶样覆盖物来促进愈合。此类敷料包括水凝胶、海藻酸盐和亲水性纤维敷料。
抗菌性敷料,此类敷料含有某种抗菌成分,如银、蜂蜜、碘、氯己定等,起到有一定的局部抗菌效果。
3、我国医用敷料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医用敷料产业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
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产业供应的产品较为单一,主要是原料纱布;
第二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企业开始采购大批原料进行深加工,再将产品运往欧洲、北美洲等地区包装,在这个阶段,原料供应和企业都呈多元化发展,产业逐渐发展壮大;
第三个阶段始于21世纪初,产业发展到深加工和包装生产,在这个阶段,产业享受了中国的市场红利和人口红利,很多企业开始转型升级,从做初级原料发展到对产品、设备、厂房进行一体化设计,把产品做得更精致,把成本几乎控制到了“极致”,把产业发展推向了高潮,成就了稳健、奥美、振德等一批龙头企业。“
第四个阶段是目前所处的阶段,原来的人口、市场红利越来越少,产业发展面临订单压力、原材料价格、企业资金、人力成本、环保责任、风险控制等6方面压力。产业开始慢慢从低附加值的传统医用敷料向高价值的新型医用敷料发展。
4、我国医用敷料市场概况
造成行业集中度较低的重要原因是相关标准的滞后和限制。标准的滞后导致产品准入门槛低,随之带来的恶性竞争阻碍了市场发展。
而医院在采购敷料时也缺乏统一的规格标准,医护人员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提出要求,有时一家医院仅纱布类产品就要求几十种规格,这样一来厂家无法实现大批量工业化生产,产品成本无法下降,创新乏力。
40多年前,欧美国家医用敷料行业也经历了产品高度同质化、技术门槛低、市场恶性竞争的过程。
上世纪70年度初,欧、美国家开始要求医用敷料生产必须提供认证,敷料制造供应商及行业协会借此机会统一了产品规格,结束了产品规格混乱局面,从而实现了大批量标准化生产。
目前,美国纱布片仅有10种规格。这使得敷料制造和供应成本大幅降低、质量明显提升。同时,很多有实力的敷料生产商可以将转移到新产品研发上,从而促进了产业的整体发展。